根据市政协十一届十一次常委会议“构筑技能人才高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课题调研方案安排,3月6日至10日,在市政协副主席陈德新、党组成员黄建东带领下,第三调研组赴海安县、海门市和崇川区(以下简称三地)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三地政府情况介绍,实地考察部分企业、人才市场和职校,与相关职能部门、部分企业家、职校负责人和基层职工代表座谈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调研组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形成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三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各自的产业特点和优势,在聚、培、留、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构筑技能人才高地,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1.注重政策引领。海安县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和《海安县引进高校毕业生和蓝领技能人才奖励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海门市出台了《海门市人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海门市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海门市政府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用工服务的意见》。崇川区制定了《紫琅英才计划》等五个实施办法及细则。这些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技能人才的集聚和培育。
2.注重行政推动。海安县坚持实施“525”人才工程,开展机关部门服务企业科技行活动,把招引技能人才作为硬性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和区镇,列入年终考核内容;在云南、甘肃等地设立16个劳务合作基地,定期组织企业去招聘。海门市将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镇、区(街道)主要领导目标考核和三个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每年组织100多家企业赴全国各地招聘急需技能人才,并通过网络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三地非常重视人才市场建设,定期组织大型招聘会,常年为企业招聘和人员就业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其人才招聘的主战场作用。
3.注重加大投入。海安县设立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近三年累计投入580多万元,其中,投入100多万元开发培训全过程监管系统。海门市去年发放高级工和技师培训补助150万元,发放农村劳动力省级获奖资金150万元,并对企业、劳务中介机构、职业培训机构根据需要引进、培养技能人员,给予补贴和奖励。崇川区设立5000万元创业引导种子基金和2000万元人才专项奖励资金,其中200多万元用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奖励。
4.注重环境打造。三地非常重视用工环境建设,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海门市大力改善技能人才住宿条件,先后投资建设完成了“滨海工贸区产业配套居住服务中心”、“海门港新区职工生活服务中心”和“临江新区东升花园”,可解决近5000名技能人员的住宿需求。海安县投资建设的1396套人才公寓已全面封顶。崇川区大力推进聚贤公寓、张江人才公寓等30万平方米人才安居工程建设。同时,三地在医疗卫生、子女入学、政治待遇、荣誉评比等方面也给予部分技能人员一定的人文关怀。
5.注重引培结合。三地在高度重视技能人才招引的同时,努力在“培”字上下功夫,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海安县根据其产业特点和重点企业的需求,每年商定职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努力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把教育优势转化为用工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海门市在整合职教资源的基础上,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积极引导企业与市内外职校开展合作,先后成立了14个培训考核基地,并积极创造条件,组建了“海门数控技术培训集团”和“海门建筑技术培训集团”等行业型教育集团。崇川区利用市区职教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实施 “精英蓝领”工程,加大各类技能人才培育力度,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大力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努力提高企业对技术技能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技术兴企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三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看到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劳动密集型向高技术型转变,企业发展的各种要素供应日趋紧张,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1.技能人才总量不足。从三地调研情况看,技能人才短缺现象比较普遍。以崇川区为例,截止2013年,全区高级技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数不足2万人,在技能劳动者中的比例仅为17%,而苏州的比例达30%。海安、海门更是如此,无论是传统机械制造业,还是海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亦或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数量与质量都严重不足,中小型企业更为明显,有的已出现断层。主要原因:一是高技能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据初步统计,每年从我市毕业的技能人才到苏南等地工作的占60-70%,自己培养的技能人才在南通工作的占比很小,我市劳动力红利正在流失。二是社会上对技能人才还存在偏见。家长不愿送孩子到职校读书,想方设法让孩子读个大学。大学毕业生不愿到生产一线从事技能工作,觉得没有面子,人才市场就出现了企业招工难、院校毕业生就业难“两难”现象。三是现有的技能人才难留住。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加速发展,技能人才回家乡创业、就业的现象越来越多。
2.结构矛盾仍较突出。现有技能人才队伍的行业分布、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及技术等级构成很不合理,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四多四少”现象较为严重:一是初级技工多、高级工少;二是单一技能的多、复合技能的少;三是年龄大的多、年轻的少;四是从事传统加工类工种的多,从事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少。这与技能人员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公众认知度低和职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有直接的关联。
3.用人环境尚有欠缺。一是配套政策不完善。各地先后出台了一些引进高端人才的实施意见,在住房、待遇、子女上学、就医等方面有一系列优惠政策,而技能人才却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二是价值评价体系失衡。企业和政府更偏重于管理人才、高科技人才和高学历人才,对技能人才的价值和社会贡献重视不够。三是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社会上仍然把学历和身份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新闻媒体对技能人才所作出的贡献宣传不够,技能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尊重。四是服务体系较为滞后,留住用好技能人才的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4.主体作用还不明显。一是重视不够。部分企业对技能人才培育不够重视,有的企业对技能人员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存在“只用不培”的短视现象,尤其是部分中小型企业存在怕技能人才跳槽为他人作嫁衣的心理,对职工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对职工参加技术等级培训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弱化了企业职工提升自身技能的积极性;有的未充分履行技能培训义务,不按国家规定提取缴纳职工教育经费。二是载体不足。有的企业科技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低,不能为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平台,导致技能人员流失。三是氛围不浓。部分企业技能人才待遇较低,没有建立相应薪水递增和激励机制,也没有提供相应的人文关怀,导致招不进、留不住。
5.职业教育相对滞后。一是办学方向发生偏差。职校培养技能人才主阵地作用还不明显,过渡性倾向比较严重,只有不到40%的毕业生从事技能工作,60%以上的生源过渡到高等院校。二是专业设置不科学,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市域、县域职校开设的专业存在重复,追求多而全,本地大量需要的专业开设较少或没有开设。三是校企合作深度、产学研融合度不够,存在“一头热”现象。职校师资力量薄弱、结构性矛盾突出,职校反映招不到好老师。四是经费不足,主要是用于内涵发展的实训基地、课程开发和配置实验设备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职教质量和成效。
三、对策建议
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骨干,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必须以超常规的思维和工作力度为技能人才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拓展更好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好的创业舞台。
(一)大力发挥“两个作用”,实现政府与企业联动。
1.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的主战场,要不断强化企业在技能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一要加强对规模以上企业的分类指导,引导企业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和稳定增长机制,探索建立技师津贴制度。二要加强载体建设,为技能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空间。海安双弘纺织有限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在完善职工工资福利的基础上,通过引进领军人才、专家团队,创建了拥有一站两中心八个研究室的研究院,使公司新产品辈出,竞争力越来越强,规模不断扩大,公司运营36年来,年年盈利,没有流失一名高技能人才,一条成功经验就是让员工看到自己在公司有发展的空间和晋升的机会。三要引导企业建立“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可借鉴中远船务公司和海安双弘公司的做法,对员工定期进行考核,不受进厂时间的限制,达到什么水平,就享受相应的待遇,没通过相应考核的就下,充分激发技能人才创新活力。
2.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统筹考虑。做到多渠道“聚才”、搭舞台“育才”、多措施“留才”。一要强化规划引领。政府相关部门要着手对所在地区的产业方向、现状和企业技能人才状况及职校课程设置等作一次深入的调研,摸清底数,根据本地区产业布局、特点,编制中、长期技能人才发展规划。市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整合职教资源,加强指导,及时调整职校专业课程设置,真正做到“专业对接产业”。二要强化政策引导。市政府应尽快研究出台关于高技能人才的相关奖励政策,在待遇、住房、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可参照国家、省、市对高科技人才的奖励办法给予相应的奖励。还要研究出台对企业培训职工的补贴政策和职工个人参加职业培训奖励办法,激发企业和职工个人组织参加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引导和帮助企业总结技能人才的工作经验和诀窍,编写实用培训教材,使企业能随时开展技能培训,确保企业关键技术和生产经验不会因人才流动而流失。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严格贯彻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技能的考核要做到“五个结合”即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相结合、国家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专业评价与企业认可相结合、行政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结合、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三要强化行政推动。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技能人才招引和培训工作的力度,建立责任制,层层加以落实,并列入考核内容。充分发挥各级人才市场在招引技能人才中的主阵地作用,同时要建立更便捷有效的技能人才网。四是强化配套建设。规划建设蓝领员工生活服务中心,完善人才公寓的租售办法,对有突出贡献且符合申购条件的蓝领员工给予相应的补贴和政策优惠。
(二)大力拓展“两个渠道”,实现招引与培训并举。
1.充分挖掘市内市外两个技能人才资源,做到齐头并进。一方面,加大招引力度。在技能人才资源相对丰富的省份建立劳务合作基地,定期组织缺工企业到劳务合作基地开展招聘。同时组织重点缺工企业到高职院校开展“千企进百校”活动,招聘更多的外地高职院校毕业生来我市工作。另一方面,组织实施“学子归巢”工程,利用寒暑假举行返乡学子择业对接活动,适时组织“工作在老家,赚钱又顾家”专场招聘会,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南通籍学子回乡就业。
2.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和校企合作。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依托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进一步扩大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数量,构建符合我市产业特点的技能人才培养网络。强化企业与职校的无缝对接,引导职校根据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建立订单式或委托式培养制度。进一步加强职校师资力量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到职校任教,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要动员职校主动派遣专业讲师到企业担任“星期天工程师”,同时选聘企业优秀工程师、高级技师到职校担任兼职老师,可借鉴金华市兼职教师由政府买单的做法,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或建立技工学校,推广校企“冠名班”,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探索在我市高校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即既能拿到本科文凭,又能拿技工证书的复合性实用人才。鼓励在校或待业大学生由政府买单免费到实训基地实习,对获得国家职业资质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建立完善职校考评机制,从办学方向、毕业生综合素质、在本地的就业率和是否符合本地产业特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评。加大对职教的投入力度,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大对职校专业开发、实验设备、名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投入力度。同时,要引导企业建立技能人才业务进修和培训制度。鼓励和吸引民营资本投资职业教育,在政策和资金上与公办教育平等享受政府相应的政策。
(三)大力优化“两个环境”,实现社会与企业兼顾。
1.营造尊重技能、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尊重知识、崇尚技能的观念,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及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宣传优秀技术工人的典型事迹,通过举办高技能人才成果展示会、事迹报告会和演讲等活动,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使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一样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比武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术大比武和技术攻关活动,注重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培育选拔,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激发职工学习业务、钻研技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技能人才荣誉感和责任感
2.强化企业人文关怀。要督促和引导企业建立合理的职工薪酬制度和增长机制。对已聘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相应享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待遇。对有特殊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建立特殊津贴,实行特殊奖励。指导企业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积极组织联谊交友活动,帮助技能人才解决婚恋等问题,真正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让各类技能人才在我市生根开花结果。
Copyright ? 2011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 1024x768
苏ICP备11026107号 你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